• 首頁 > 正文

    河北廣電新聞廣播冬奧前方報道組:不全媒不采訪

    2022-02-25 15:55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16個人,歷時將近一個月,1060篇次報道,在中國之聲發稿近百篇,全網點擊量達到1.16億次,這就是河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冬奧前方報道組交出的答卷。從自身的角度來說,這是具有轉折性的一次報道戰役,是新聞廣播實現全媒體轉型的一次成功嘗試。

      河北新聞廣播冬奧前方報道組堅持一個原則:移動優先。不全媒不采訪,無視頻不發稿。

    河北新聞廣播冬奧前方報道組在張家口媒體接待站合影。

    河北新聞廣播記者郝明(右)、肖鵬在張家口大境門采訪。

    河北新聞廣播記者孟健輝拍攝參加冬奧會開幕式表演的張家口市群眾藝術館舞蹈隊員。

    河北新聞廣播記者孫青欣(右)在雪中采訪張家口城管部門負責人

    張家口出現降雪后,河北新聞廣播記者肖鵬在張家口站拍攝。

      所有的原創報道都是一次采集,全品類生成、多平臺分發,策劃和生產的起點就是短視頻,傳統的廣播端反而是最后呈現。通過這樣的全媒生產,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突破,也為河北衛視的《河北新聞聯播》、農民頻道的《非常關注》等提供了視頻素材。同時,報道組以“兩個聚焦”的理念精心謀劃報道。一是聚焦冬奧上的河北元素、河北故事,推出了《當冬奧遇見張家口》《你不知道的冬奧開幕式》《大山里的44朵雪花》《冬奧有我》等一系列策劃,核心就是通過策劃優勢,通過全媒手段突出展現北京冬奧會的河北元素、河北人物、河北保障、河北貢獻等。

      二是聚焦重要時間節點,抓住新聞時效、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擴大影響力和傳播力。2月3日火炬傳遞的前一天,報道組偶然得知全部的火炬手都要在張家口華邑酒店集中。全體記者馬上中斷其它采訪,一邊往華邑趕,一邊確定了系列短視頻“我是冬奧火炬手”的策劃,克服了重重困難,從下午兩點到晚上8點半,拍了30個火炬手。從第一棒到最后一棒,從世界冠軍鞏立嬌、龐偉,到德勝村村支書、年齡最小的保定的小學生這樣代表性的火炬手。

      第二天火炬傳遞的時候,隨著傳遞進程,我們第一時間推出系列短視頻,達到了錯位競爭的效果??梢哉f,在河北媒體里,河北新聞廣播推出的速度是最快的,最終實現全網點擊量過千萬。

      張家口賽區出現大雪天氣后,報道組全體總動員,采制了各類全媒稿件179篇,制作了海報圖集《冬奧山城迎瑞雪,齊保賽事穩運行》,一批原創稿件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2月15日,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海南廣播電視臺、新疆廣播電視臺、貴州廣播電視臺、湖南廣播電視臺和張家口新聞傳媒集團、崇禮融媒體中心、蔚縣融媒體中心等8家媒體,推出特別策劃《冬奧之城元宵佳節“云賞燈”》,帶領網友在線賞燈,感受蔚縣打樹花的震撼表演。在“鬧元宵”的直播場景下,多點位全景展示冬奧籌辦帶給張家口的城市發展,共有超過200萬人次在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海南廣播電視臺官微、貴州廣播電視臺抖音號、新聞頻率群官微等平臺進行觀看,新華社現場云同步直播。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8824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